明朝那些事儿,关于徐霞客的文字

明朝那些事儿,关于徐霞客的文字
旅行家和大侠的区别在于,旅行家事要花钱的,列一下,大致包含以下费用,交通费、住宿费、导游费、餐饮费、门票费,如果地方不厚道,还有个挨宰费。
就这样,家境并不富裕的徐宏祖,穿着简朴的衣服,没有随从,没有护卫,带着干粮,独自前往名山大川,风餐露宿,不怕吃苦,不怕挨饿,一年只回家一次,只为攀登。
从俗世的角度,徐宏祖是个怪人,这人不考功名,不求做官,不成家立业,按很多人的说法,是毁了。
我知道,很多人还会说,这种生活荒谬,不符合常规的,是不正常的,是缺根弦的,是精神有问题的。
我认为,说这些话的人,是吃饱了,撑的。人只活一辈子,如何生活,都是自己的事,自己这辈子浑浑噩噩的没活好,厚着脸皮还来指责别人,有多远就去滚多远。
徐宏祖旅行的唯一阻力,是他的父母。他的父亲去世比较早,只剩下他的母亲无人照料,圣人曾教导我们:“父母在,不远游。”
所以在出发前,徐宏祖总是很犹豫,然而,他的母亲找到他,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:
“男儿志在四方,当往天地间一展胸怀!”
就这样,徐宏祖开始了他伟大 的历程。
他,二十岁离家,穿着布衣,没有政府的支持,没有朋友的帮助,独自一人,游历天下二十余年,他去过的地方,包括湖广、四川、辽东、西北,简单的说,大明十三省,全部走遍。
他爬过的山,包括泰山、华山、衡山、嵩山、终南山、峨眉山、简单的说,你听过的,他都去过,你没听过的,他也去过。
此外,黄河、长江、洞庭湖、潘阳湖、金沙江、汉江,几乎所有的江河湖泊,全部游历。
在游历的过程中,他曾三次遭遇强盗,被劫去财务,身负刀伤,还由于走进大山,无法走到出路,数次断粮,几乎饿死。最悬的一次是在西南。
当时,他前往云贵一带,结果走到半路,突然发现交通中断,住处被当地土著围困,过了几天,外面又来了明军,又开始围,围了几日,就开始打,打了几天,就开始乱。徐宏祖好歹是见过世面的,跑的快,总算顺利脱身。
在旅行的过程中,他还开始记笔记,每天的经历,他都详细的记录下来,鉴于他本人除姓名外,还有个号,叫霞客,所以后来,他的这本笔记,就被称为《徐霞客游记》。
崇祯九年1636年,五十岁的徐宏祖决定,再次出游,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出游,虽然他自己还没有想到。
正当他考虑出游方向的时候,一个和尚找到了他。
这个和尚的法号,叫做静闻,家住南京,他十分虔诚,非常崇敬鸡足山迦叶寺的菩萨,还曾刺破手指,血写过一本法华经。
鸡足山在云南。
当时的云南鸡足山,算是蛮荒之地,啥也不通,要去,只能走着去。
很明显,静闻是个明白人,他知道自己要一个人去,估计到半路就歇了,必须找一个同伴。
徐宏祖的名气,在当时已经很大了,所以他专门找上门来,要跟他一起走。
对徐宏祖而言,去哪里,倒是个无所谓的事,就答应了他,两个人一起出发了。
他们的路线事这样的,先从南直隶出发,过湖广,到广西,进入四川,最后到达云贵。
走到湖广湘江,没法走了,两人坐船准备渡江。
渡到一半,遇上了强盗。
对徐宏祖而言,从事这种职业的人,他已经遇到好几次了,但静闻大师,应该是第一次。此后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,反正徐宏祖赶跑了强盗,但静闻在这场风波中受了伤,加上他的体质较弱,刚撑到广西,就圆寂了。
徐宏祖停了下来,办理静闻的后事。
由于路上遭遇强盗,此时,徐宏祖的路费已经不足了,如果继续往前走,后果难以预料。
所以当地人劝他,放弃前进的念头,回家。
徐宏祖跟静闻,是素不相识的,说到底,也就是个伴,各有各的想法,静闻没打算写游记,徐宏祖也没打算礼佛,实在没有什么交情,而且我也查过,他此前去过鸡足山,这次旅行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。
然而他说,我要继续前进,去鸡足山。
当地人问:为什么要去。
徐宏祖答:我答应了他,要带他去鸡足山。
可是,他已经去世了。
我带着他的骨灰去。答应他的事,我要帮他做到。
徐宏祖出发了,为了一个逝去的愿望,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,虽然这个逝去者,他并不熟悉。
旅程很艰苦,没有路费的徐宏祖背着静闻的骨灰,没有任何资助,他只能住在荒野,靠野菜干粮充饥,为了能够继续前行,他还当掉了自己所能当掉的东西,只为了一个承诺。
就这样,他按照原定路线,带着静闻,翻越了广西十万大山,然后进入四川,越过峨眉山,沿着岷江,到达甘孜松潘。
渡过金沙江,渡过澜沧江,经过丽江,经过西双版纳,到达鸡足山。
在迦叶寺里,他解开了身上的包裹,拿出了静闻的骨灰。
到了。
我们到了。
他郑重的把骨灰埋在了迦叶寺里。在这里,他兑现了承诺。
然后,他应该回家了。
但他没有。
从某个角度讲,这是上天对他的恩赐,因为这将是他最后一次旅游,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吧。
他离开鸡足山,又继续前行,行进半年,翻越了昆仑山;又行进半年,进入藏区,游历几个月后,踏上归途。
回去没多久,就病了。
喜欢锻炼的人,身体应该比较好,天天锻炼的人,就不一定好,旅游也是如此。
估计是长年劳累,徐宏祖终究是病倒了,没能再次出行,崇祯十四年,病重逝世,年五十四。
他所留下的笔记,据说总共有两百多万字,可惜没有保留下来,生育的部分,大约十几万字被后人编成《徐霞客游记》。
在这本书里,记载了祖国山川的详细情况,涉及地理,水利,地貌等情况,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,翻译成几十国语言,流传世界。
好的,总结应该出来了,这是一个伟大的地理学家的故事,他为了研究地理,四处游历,为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是中华民族的骄傲。
是这样吗?
不是的。
其实讲述这人的故事,只想探讨一个问题,他为何要这样做。
没有资助,没有承认,没哟利益,没有前途,放弃一切,用一生的时间,只是为了游历?
究竟为了什么 ?
我很疑惑,很不解,于是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。
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,在登山珠穆朗玛峰后,经常被记者问一个问题:
你为什么要爬?
他总是不回答,于是记者问,终于有一次,他答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再问的答案:
因为它,就在那里。
因为它就在那里。
其实这个世上很多事情,本不需要理由,之所以需要理由,是因为很多人喜欢找抽,抽久了,就需要理由了。
正如徐霞客临终前所说的那句话:
“汉代的张骞,唐代的玄奘,元代的耶律楚材,他们都曾游历天下,然而,他们都接受了皇帝的命令,受命前往四方。
“我只是个平民,没有受命,只是穿着布衣,拿着拐杖,穿着草鞋,凭借自己,游历天下,故虽死,无憾。”
说完了。
我要讲的那样东西,就在这个故事里。
我相信,很多人会问,你讲了什么?
用如此之多的篇幅,讲述了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,在终结的时候,却说了这样一个故事,你到底想说什么?
我重复一遍,我要讲的那样东西,就在这个故事里,已经讲完了。
所有后面的话,是讲给那些不明白的人,明白的人,就不用继续看。
此前,我讲过很多东西,很多兴衰起落,很多王侯将相、很多无奈更替、很多风云变幻,但这件东西,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。
因为我要告诉你,所谓千秋霸业,万古流芳,以及一切的 一切,只是粪土。先变成粪,再变成土。
现在你不明白,将来你会明白,将来不明白,就等等将来,如果一辈子都不明白,也行。
而最后要讲讲述的这件东西,它超越了上述的一切,至少在我看来。
但这件东西,我想了很久,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或者诗句来表达,用最欠揍的话说,是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
然而,我终究是不欠揍的,在阅遍群书,却无从开口之后,我终于从一本不起眼,切无甚价值的读物上,找到了这句适合的话。
这是一本台历,一本放在我面前,不知过了多久,却从未翻过,早已过期的台历。
我知道,是上天把这本台历放在了我的桌前,它看着几年来我每天的努力,始终的坚持,它静静地,耐心地等待着终结。
它等待着,在即将结束的那一天,我将翻开这本陪我始终,却始终未曾翻开的台历,在上面,有着最后的答案。
我翻开了它,在这本台历上,写着一句连名人是谁都没有说明白的名人名言。
是的,这就是我想说的,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,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,最完美的结束语:
成功只有一个,按着自己的方式,去度过人生。